產業政策

Industrial policy

煙臺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時間:2021年07月28日 字號:

煙政發〔2021〕9號

各區市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增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動能,構建縱橫交融的立體產業生態,打造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城市,現就促進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創新為第一動力,以構建產業垂直生態體系為主線,以建設定位清晰、特色鮮明、配套完備、綠色生態的“1+3+X”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為重點,著力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補齊產業短板,提升產業層次,加快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系統設計、統籌布局。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鏈進行整體謀劃和系統設計,瞄準行業發展趨勢,協調政策資源,對接發展戰略,統籌構建垂直生態體系、統籌打造產學研醫金聯合體、統籌推進平臺共建共享、統籌規劃協調園區有序發展,正確處理好垂直整合與橫向整合、整體布局與區域主導的關系。

堅持精準施策、分層推進。立足本市產業特點和實際情況,精準對標、精準施策、精準發力,既鍛長板塑優勢,做優存量、做強增量,又打基礎謀長遠,培育新極、開辟新局,分層次、分階段制定任務目標逐一推進實施,強化領先優勢、形成比較優勢、培育潛在優勢。

堅持創新驅動、市場主導。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源鏈,完善資金鏈,帶動人才鏈,提升價值鏈,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以制度創新促進模式創新。

堅持項目拉動、開放帶動。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重大項目為抓手,發揮平臺載體的支撐推動作用、重點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骨干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推動產業鏈開放合作,促進產業鏈加速集聚,在優進優出中實現產業競爭力的換擋升級。

(三)發展目標。聚焦創新藥物、高端原料藥、康復輔具與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醫療健康大數據、醫美產品、細胞與基因治療八大細分領域,實施鏈主領航、創新平臺、臨床協同、載體建設、人才培育、金融助力、數字融合、招引擴容、技術攻堅九大工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要素融合,全面培育壯大研發體系、生產基地、上市許可持有人、銷售使用商、物料供應商、技術服務商等產業主鏈條,提升物流、人力、數據、資本、政策、監管等關鍵節點的支撐能力。到2023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其中高端藥械制造占比達到60%以上,生物醫藥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健全,產業整體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成為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城市。

(四)實施路徑。

1.做優存量,鍛造長板。圍繞抗體藥物、ADC藥物、重組蛋白藥物、微球、脂質體、透皮貼劑等優勢領域,重點開發一批臨床需求大的創新藥物,針對新冠、流感等重大傳染性疾病發展疫苗技術,在新藥創制理論與關鍵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延長海洋生物制品產業鏈,重點發展海洋藥物、生物醫用材料、功能性食品等高值化海洋產品。以“互聯網+”促進傳統醫藥流通企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醫藥物流中心,建設輻射全國的醫藥配送網絡。

2.做強增量,補齊短板。瞄準臨床需求大、技術要求高、市場前景好的藥物,開發相應的高壁壘特色原料藥,與高端制劑一體化建設,培育核心原料藥供應商。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重點發展掌握核心技術、臨床價值大的體外診斷產品、組織修復材料等,大力拓展涉氧器械應用場景,在大型高端醫療裝備領域實現突破??祻洼o具產業以“智造”為核心,推動“醫工結合”,支持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新技術在康復輔具產品中的集成應用,重點發展可穿戴設備、康復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等,垂直延伸發展應用產業鏈。培育發展高附加值醫美原料、功能性化妝品和醫美終端產品,形成以微生物多糖、聚氨基酸等大分子活性物為主體,以生產、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優勢。

3.做大總量,培育新極。發展道地藥材種植、中藥現代制劑,加強中藥經典名方復方制劑開發,做大做強傳統中醫藥品牌,建成集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中醫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推動特醫食品產學研醫協同創新,加快成果轉化和本地產業化。大力探索前沿診療技術,進行細胞儲存、細胞制備等基礎建設,重點推動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產業轉化及臨床應用,探索制定細胞制品從存儲、生產、制備到應用的全流程質量控制標準。促進醫療健康大數據產業要素聚集,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大數據基礎設施,在醫用區塊鏈、生物計算等方面形成應用示范,推動病種數據庫建設。

二、實施九大工程

(一)鏈主領航工程。

優先壯大一批鏈主企業。動態篩選鏈主企業,首批確定綠葉制藥、榮昌生物、石藥百克、東誠藥業、潤中藥業、正海生物、宏遠氧業、邁百瑞、瑞康醫藥、新時代健康等10個企業為鏈主企業,鼓勵企業與企業、企業與資本強強合作,形成具備產業上中下游核心凝聚力的一體化企業集群。加快培育一批成長型企業。持續開展成長型企業遴選,每年滾動篩選15家左右具有原始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鼓勵鏈主企業舉薦。著力做強一批專業服務型機構、企業。培育發展生物技術外包服務和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外包服務機構(CRO/CMO/CDMO),建設生物醫藥服務外包基地,引培做強一批全流程技術服務機構、一批全周期綜合服務機構、一批全環節供應鏈保障企業。

主要目標:到2023年,新增10家鏈主企業,45家以上高成長企業,集聚規模以上企業26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50億元和10億元的企業數量分別達到3家、7家和20家以上。

牽頭部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各區市政府(管委)。

(二)創新平臺工程。

推動現有平臺開放共享。建立創新發展線上平臺,打造生物醫藥創新資源協同運營中心,匯聚本地高校院所的研發平臺、園區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企業的對外服務平臺、技術機構的檢驗檢測平臺等,推動大型儀器設備、動物實驗、檢驗檢測等資源開放共享。全力推進國家級平臺建設。加快建設中科環渤海(煙臺)藥物高等研究院,推進新藥創制山東省實驗室建設,爭取“藥物靶標”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落戶;支持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和藥物安全性評價實驗室建設,支持重點生物醫藥企業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合作基地等創新平臺建設。進行關鍵技術平臺建設。重點建設共性技術研究平臺、醫藥大數據服務平臺、臨床試驗服務平臺、研發和生產服務平臺等關鍵技術服務平臺;加快醫藥協同平臺載體建設,建立新藥研發和新藥創制“大平臺”聯合體,支持濱州醫學院打造半島腫瘤中心、國際口腔醫學中心,重點推進康復工程研究院、健康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建設;推動成立細胞與基因治療發展聯盟,打造“中日再生醫療臨床試驗中心”“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和抗衰老研究中心”等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發平臺、成果轉化平臺。搭建全周期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建設藥械審評審批公共咨詢服務中心、生物醫藥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等一站式指導咨詢服務平臺,爭取設立國家級生物制品實訓基地,做強煙臺醫藥與健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探索成立醫學轉化中心、醫學影像中心。建設多元化供應鏈平臺。建立試劑耗材、原輔料、技術裝備、制藥設備等供應鏈協同平臺,對進口數量多、斷鏈風險大的項目予以支持,其中選擇基礎條件好、具備自主替代條件的項目積極探索本地產業化。鏈接國際、國內頂級創新協同平臺。與歐美、日韓、新加坡及北京、上海、蘇州等國際、國內生物技術領域優勢園區、研發機構建立鏈接合作,打造協同創新、人才引進、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平臺。搭建藥械進出口跨境平臺。創建藥品進口口岸,積極爭取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開展藥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強化自貿區生物醫藥產業制度集成創新,探索“自貿+保稅+生物醫藥”新模式。

主要目標:到2023年,建成適應產業創新發展需求、符合國際標準的全鏈條研發、轉化、生產、檢測、應用平臺服務體系,引進或建成國家級創新研發服務平臺3個以上,鏈接境外研發或生產企業數量累計達到6家,建成省級創新研發服務平臺15個以上,形成自貿區生物醫藥政策“煙臺方案”。

牽頭部門: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委;責任部門:市商務局、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大數據局、市外辦,煙臺開發區、高新區管委,牟平區、芝罘區政府。

(三)臨床協同工程。

推進臨床試驗能力建設。建立全市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聯席會議,支持本市醫療機構申報、登記備案臨床試驗機構,以本市臨床試驗機構為基礎、引進國內高水平醫療機構建設大臨床試驗中心,探索多地藥物臨床研究合作及倫理審查結果互認。建立院企協同機制。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參與藥物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等研究活動優先支持機制,支持醫療機構與企業開展共同申報、聯合攻關、技術轉化,支持示范性研究型病房改造建設。建立臨床研究支撐體系。探索制定衛生健康大數據開放分級分類標準,建設醫療大數據開放基礎設施,推動臨床數據向企業有序開放。加快創新產品應用推廣。建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名優產品目錄,開展常態化院企對接活動;推動創新藥、生物類似藥及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進入醫保目錄,推動創新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在山東省藥械采購平臺掛網采購;對首次投放市場的創新產品實行政府首購和優先采購。

主要目標:到2023年,新增臨床試驗機構4家以上,基本建成覆蓋本市生物醫藥企業需要的臨床試驗體系,建立院企臨床研究協同機制,到2025年建立臨床研究型醫院1家以上。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大數據局,各區市政府(管委)。

(四)載體建設工程。

構建“1+3+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以東部牟平區、高新區建設的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為“1”個軸心,聯動發展西部煙臺開發區、蓬萊區建設的生物醫藥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中部芝罘區、萊山區建設的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南部萊陽市建設的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等“3”個產業園區,同步推動福山區、招遠市等其他區市若干“X”個特色產業園區協同集聚發展。堅持產城融合一體化發展。統籌產業園區及周邊生產、生活、生態布局,完善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生活配套,完善平臺、資本、政策組成的創業服務體系。加強產業孵化載體建設。新建或擴建一批適合前沿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項目的孵化載體。加快專業化園區建設。實施專業化規劃布局,加強專業化環保管理,開發多樣化、定制化廠房,配套專業化、標準化物業支撐、基礎設施、安全設施和公共服務,探索數字新基建。

主要目標:到2023年,“1+3+X”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基本成形,完成規劃布局、環保管理、生產廠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五個專業化”體系建設,建設產業孵化載體3個以上,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500億元、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城管局、煙臺供電公司,各區市政府(管委)。

(五)人才引育工程。

大力引進行業領軍人才。緊貼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對符合條件的頂尖人才(團隊),給予“一事一議”政策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省級及以上領軍人才,給予綜合配套支持;對符合條件的重點企業,給予人才工程配額支持;在煙臺市“雙百計劃”高端人才、煙臺市產業領軍人才評選中,適當向生物醫藥產業傾斜;賦予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人才聯盟青年人才舉薦權,推薦的青年人才可不經專家評審直接納入市級相應人才工程扶持;探索建立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煙臺標準”。持續優化人才服務機制。推行高層次人才“優才卡”“優青卡”機制,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醫療保健等18項綠色通道服務。搭建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平臺。支持高校、院所聯合重點企業進行生物醫藥學科專業群建設,支持校地、校企人才共引共享,支持重點企業在高校、院所設立人才工作站和建設定向人才培養基地,支持職業院校技能人才隊伍培養。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建立生物醫藥復合型人才培訓基地,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計劃,引導創業科學家成長為企業家,實施“管理新秀培養計劃”,培育一批復合型管理人才。

主要目標:到2023年,人才激勵機制基本覆蓋產業人才需求,基本建成產才融合生態體系,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常態化機制,學科建設基本覆蓋產業需要,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10個以上,每年可向產業輸送畢業生3000名以上。

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區市政府(管委)。

(六)金融助力工程。

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設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母基金,吸引省新動能基金、區市國資、鏈主企業等共同參與,引進國內外頭部投資機構,形成總規模500億元的醫藥健康產業母子基金群,重點關注初期研發、團隊招引、項目落地、股權投資、新藥引進、海外醫療服務、國際并購等領域。加大金融信貸力度。積極推動駐煙金融機構通過金融租賃、知識產權質押、知識產權證券化等創新型金融支持方式,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力度,探索開展“新藥貸”等金融產品創新試點。促進上市融資。持續推動生物醫藥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融資,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探索創新保險產品保障。支持各類駐煙保險機構創新生物醫藥產品責任保險等定制化綜合保險產品,探索“醫保+商?!毙履J?。

主要目標:到2023年,引入國內外頭部投資機構5家以上,新增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公司3家以上,金融信貸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受益面逐步擴大。

牽頭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國資委;責任單位:煙臺銀保監分局、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各區市政府(管委)。

(七)數字融合工程。

加強產業數字化基礎建設。進行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數據治理規范標準,探索建立安全、合規的數據授權流程,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煙臺生物醫藥健康鏈”。加強研發階段數字化支撐。支持建設數字化實驗室,提升算力,加快藥物發現,加大評價檢測、臨床研究、藥品注冊、上市監管等環節數字支撐力度。加強產業制造智能化建設。支持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搭建智能化產品運營、生產制造、物料管理聯動分析平臺。加強供應鏈數字化管理。建立“互聯網+”信息化供應鏈管理體系,構建跨地區的產業供需信息資源網絡。加強醫療健康服務數字化應用。探索醫療健康大數據、區塊鏈、生物計算、移動醫學檢診系統的研究應用,探索病種數據庫建設,推進醫保、醫療、醫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平臺建設,推進智慧中藥房建設。

主要目標:到2023年,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基本完備,信息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基本建成。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局;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委,各區市政府(管委)。

(八)招引擴容工程。

重點引進行業頭部企業。加大招引世界500強、國內行業前100強及上下游關鍵節點配套企業,鼓勵在本市設立區域性總部或研發中心、結算中心。重點引進高水平科研機構、團隊。聚焦高水平科研機構院士、專家團隊,支持本市高校、院所及企業積極承接,對具有技術突破性、全局帶動性和重大引領性作用的項目,按“一事一議”重點支持。推行精準招商模式。制定本市生物醫藥產業白皮書及產業地圖,對比國際、國內趨勢動態與本市發展狀況,梳理產業鏈短板清單,建立國際國內行業龍頭、隱形冠軍和潛在戰略性企業招商指引,精準進行產業鏈招商;建立招商評估機制,與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合作,對擬引入項目的技術先進性與產業匹配度進行評估,加大對招商引資機構的獎勵;瞄準國際國內初期研發創新產品、創新團隊,建立考察評估機制,開展研發資助、股權投資、申報服務等,鼓勵鏈主企業一致行動。發揮龍頭企業“虹吸”效應。鼓勵行業領軍企業圍繞產業上下游開展招商引資,引入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創新藥物產業集聚群,支持醫用新材料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會展服務。持續辦好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引進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高端專業會展品牌,搭建高水平招商引資平臺。

主要目標:到2023年,新引進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落地項目30個以上,實際到位市外資金150億元以上,新引進高端專業會展2個以上。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衛生健康委,各區市政府(管委)。

(九)技術攻堅工程。

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組建產業技術創新研發聯合體,圍繞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及基礎研究,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積極承接國家和省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綜合運用競爭擇優、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等多種方式,集中力量攻堅一批“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對成功案例優先推薦申報省級、國家級科技項目。創新研發與高端制造并重。支持一批創新主體,在創新藥物研制、重大疾病防控、先進診療方式、高端醫療器械等方面,研發一批重大創新產品,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生產基地就地產業化。強化知識產權支撐引領。支持本市重點生物醫藥企業建立規范可持續的高價值專利培育體系,實施產業規劃類和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引導核心技術攻關和專利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價值專利(組合)。

主要目標:到2023年,產業鏈重點企業研發強度達到12%以上,創新藥械申報數量累計超過20個,新增高價值專利200項以上。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委,各區市政府(管委)。

三、保障機制

(一)加強頂層設計。按照“協同聯動、集約集聚、特色發展”的布局原則,高水準編制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建立“鏈長制”工作機制,實行“一鏈長、一園區、一鏈辦、一基金、一聯盟、一平臺”工作模式,鏈辦下沉園區,建立高效的統籌指揮體系、落實執行體系和考核管理體系,全面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加強上下聯動。建立市—區市—園區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市級層面,在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領導下,推進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重大項目建設??h級層面,聚焦重點項目,提供充分的資源要素支撐。園區層面,發揮運營主體作用,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三)加強政策保障。不斷完善生物醫藥產業政策體系,統籌產業發展各項要素資源,加強政策研究和體制機制創新,通過政策打通資源整合、資金扶持、園區載體、公共服務等瓶頸制約,構建全方位政策保障。

(四)加強審批提效。加快提升市級層面生物醫藥產業服務能力,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為產品注冊、質量管理、行政審批、對上聯系協調、項目落地提供全流程高效優質服務。通過藥械審評審批公共咨詢服務中心,建立專業的服務團隊,配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審評設施,提高企業新產品審評審批注冊申報質量和速度。

(五)加強調度考核。把生物醫藥產業各項工作任務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制定評價考核辦法,按照“一切工作具體化、具體工作項目化、項目管理責任化、責任落實高效化”要求,列出清單、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嚴格考核,全力保障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附件:1.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

2.煙臺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實施方案

3.煙臺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煙臺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

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速生物醫藥產業要素專業化集聚,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就建立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打造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城市為目標,以創新為第一動力,以構建產業垂直生態體系為主線,以建設定位清晰、特色鮮明、配套完備、綠色生態的核心集聚區為重點,圍繞創新藥物、高端原料藥、康復輔具與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醫療健康大數據、醫美產品、細胞與基因治療八大細分領域,實行“一鏈長、一園區、一鏈辦、一基金、一聯盟、一平臺”工作機制,加強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工作,建立高效的統籌指揮體系和落實執行體系、高效的項目推進機制和考核管理機制,為鏈上企業和項目提供高效、專業、精細的全程服務,放大集聚融合發展優勢,形成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二、工作體系

一鏈長: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由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擔任副鏈長。

一園區:以東部牟平區、高新區建設的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為軸心,對標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聯動發展西部煙臺開發區、蓬萊區建設的生物醫藥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中部芝罘區、萊山區建設的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南部萊陽市建設的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帶動其他區市若干相關產業園區協同發展,依托區域內重點骨干企業,發揮各園區特色品牌效應,共同構建“1+3+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

一鏈辦:成立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鏈辦),鏈辦設在牟平區,由牟平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鏈辦主任,牟平區、高新區、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同志任鏈辦副主任,選拔懂業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任聯絡員,整合生物醫藥產業招商專班人員,成立辦公機構。鏈辦作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鏈各項工作開展的執行機構,負責產業研究、企業培育、項目推進、平臺建設、督導考核等工作。同步組建煙臺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設立專家咨詢委員會,負責對產業鏈發展工作提供智庫支持。

一基金:發揮國有資本引導作用,吸引社會資本,設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母基金,形成母子基金群,對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一聯盟:確定市內生物醫藥骨干企業為鏈主企業,引導發起成立生物醫藥產業聯盟,實現優勢互補、產業協同。

一平臺:組建煙臺生物醫藥健康集團,整合全市生物醫藥科研平臺、公共服務平臺、投融資管理平臺等平臺資源,建立完善支持產業發展的服務體系。

三、工作內容

(一)研究梳理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現狀,全面掌握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平臺、關鍵技術、制約瓶頸等情況,及時了解產業鏈運行情況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快速響應企業訴求。

(二)研究制定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規劃,統籌專業產業園區建設,制定產業鏈譜圖、產業分布圖。

(三)研究制定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工作方案,明確產業細分領域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建立細分領域垂直生態體系,提出具體工作措施并負責督導落實。

(四)研究制定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五)統籌推進產業鏈上企業發展、技術創新、平臺搭建、項目建設、人才引進、大數據支撐等重大事項。

(六)指導成立生物醫藥集團、生物醫藥產業母基金,統籌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產業布局、項目招商、公共服務、基金投向等事項。

(七)協調產業聯盟(協會),整合產業鏈要素資源。

(八)指導、督導各區市產業鏈工作,統籌解決產業鏈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九)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推進機制

(一)綜合決策機制。定期由鏈長或副鏈長召集專題會議,圍繞產業規劃、園區布局、項目引進、平臺建設、資金扶持等,進行集體決策議定,研究產業鏈發展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產業發展重大問題。鏈辦主任定期向鏈長或副鏈長匯報工作推進情況。發揮專家智庫作用,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部門聯動機制。市市場監管局作為生物醫藥產業主責部門,與鏈辦緊密配合,一體謀劃,共同推動產業鏈發展。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工業和信息化、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商務、文化和旅游、應急、國資、行政審批、統計、地方金融監管、大數據等部門立足各自職能積極服務產業鏈建設,根據鏈辦提出的需求,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業招商、法律服務、審評審批等方面精準對接鏈上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提供“行業+專業”的優質服務和保障。

(三)協調調度機制。鏈辦建立日常調度通報機制,通過組織協調、運行監測和調度評估等工作,指導督促各成員單位、各關聯區市抓好工作推進落實,形成自上而下的產業發展指導協調推進體系。

(四)督導推進機制。各相關區市建立產業鏈工作承接機制。按照產業鏈工作評價辦法,對鏈辦及各相關區市進行考核評價和結果運用。把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各項工作任務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和動能轉換可視化督導平臺,按照“一切工作具體化、具體工作項目化、項目管理責任化、責任落實高效化”要求,列出清單、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嚴格考核,全力保障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五)鏈主領航機制。確定綠葉制藥、榮昌生物、石藥百克、東誠藥業、潤中藥業、正海生物、宏遠氧業、邁百瑞、瑞康醫藥、新時代健康等10個企業為鏈主企業,吸收研發、生產、服務全鏈條企業參與,組建產業鏈聯盟。從鏈主企業挑選一名負責產業戰略的骨干作為聯絡員,負責鏈辦與鏈主對接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嚴格工作落實。鏈辦要發揮好牽頭作用,定期報告鏈長制工作進展情況,認真落實鏈長制各項任務,制定工作推進方案、工作計劃,扎實推進產業集聚發展。

(二)突出項目導向。要圍繞生物醫藥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各環節,統籌優質產業項目布局,強化對鏈上重點項目的全程服務,以項目帶動產業集聚發展,推動打造產業鏈整體優勢。

(三)強化要素保障。市直有關部門、有關區市要強化對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及產業鏈發展要素保障,圍繞基金支持、技術創新、項目建設、企業發展、人才引進、資金扶持,積極研究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協調解決產業發展重點難點問題。

(四)完善政策體系。鏈辦要會同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產業鏈發展需求,精準研究支持產業鏈發展的政策措施。

附件2

煙臺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

特色化發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引導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建設,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建設目標

按照“協同聯動、集約集聚、特色發展”的布局原則,以打造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城市為目標,建設定位清晰、特色鮮明、配套完備、綠色生態的“1+3+X”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加強規劃布局、環保管理、生產廠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五個專業化”體系建設,實施轉型升級、培強做大、項目建設、對標國際等四大任務,加速建設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到2023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產業整體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

二、建設重點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以東部牟平區、高新區建設的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為軸心,聯動發展西部煙臺開發區、蓬萊區建設的生物醫藥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中部芝罘區、萊山區建設的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南部萊陽市建設的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帶動其他區市若干相關產業園區協同發展,構建“1+3+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形成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品牌效應。

(一)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

產業定位:打造“國際生命科學城”產城融合一體化發展新區,聯動牟平區的“煙臺藍色藥谷”產業園、恒邦化工產業園,高新區的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綠葉制藥產業園、山東生物制品(疫苗)產業化基地、金山灣康養產業功能區,萊山區的中醫藥與精準醫療產業園相互協作、突破發展。借助濱州醫學院等高校,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等科研院所,綠葉制藥、石藥百克等重點企業集聚優勢,發揮煙臺高新區、國際招商產業園、中韓(煙臺)產業園政策優勢,堅持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并重,重點圍繞創新藥物、康復輔具、醫美產品、中醫藥等打造全產業鏈垂直生態體系,建設國際領先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研發聚集區、創新發展示范區。

重點任務:在創新藥物領域,聚焦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神經精神系統疾病等重大疾病領域,開展一系列新型抗體藥物、創新制劑和新型藥物遞釋系統等高端創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推動基因與細胞治療、新型疫苗等前沿技術發展。①提升研發能力,建立生物醫藥創新研發體系。加快建設中科環渤海(煙臺)藥物高等研究院,推進新藥創制山東省實驗室建設;推動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濱州醫學院、煙臺大學藥學院、綠葉制藥研發中心等研發力量集聚發展,強化內外聯合,爭創一批國家級創新研究機構。②提升成果轉化能力,建立成果轉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大型高端儀器設備共享平臺、臨床前藥理與模式動物實驗平臺、共性技術研究平臺、醫藥大數據服務平臺、臨床試驗服務平臺、CRO醫藥研發服務平臺等一批專業公共服務平臺,發展國際化的合同研發服務(CRO)、合同生產服務/合同生產研發服務(CMO/CDMO)和臨床試驗現場管理服務(SMO),搭建臨床機構與生物醫藥產業聯動發展機制。③提升高端項目承接能力,提供專業化生產廠房,配套專業化基礎設施,圍繞供應鏈建設綜合服務設施及平臺,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在康復輔具領域,聚焦智能康復制造、智慧養老護理、適老化改造等領域,打造醫療、養老、制造、康復、護理一體化服務聯合體,加強對日交流合作,打造中日康復輔具產業園,發展適老化改造產業鏈;建設濱州醫學院康復工程研究院;招引龍頭企業,建設康養輔具研發、制造及康養應用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在醫美產品領域,聚焦特妝及皮膚護理產品領域,加強與歐美、日韓等國際大型化妝品研發機構合作,形成國際同類高端產品研發生產能力;建設豐金生物醫美項目,打造生物活性物質醫美原料產業基地,開發高端化妝品及醫美產品;建設艾多美中國區總部項目,打造醫美保健品生產、直銷一體化產業園。在中醫藥領域,加強產學研醫結合,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省中醫藥高等??茖W校等特色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集技術研發、中試熟化、企業孵化和人才培養等功能于一體的校地、校企協同創新平臺,建立煙臺市中醫康復養生基地。發揮科創源頭引領效應,強化與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等區域的聯動發展,不斷提升全市產業創新發展能級。

主要目標:核心區規劃面積22.6平方公里,到2023年創新藥物上市數量達到10種以上,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醫藥制造對生物醫藥產業的貢獻提高到60%以上。

(二)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

產業定位:發揮煙臺開發區國際生物藥谷配套完備優勢,依托煙臺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園A區、業達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孵化中心、煙臺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園B區,蓬萊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化工產業園等共建高端藥械產業集群。發揮自貿區、綜保區、中韓(煙臺)產業園、中日(煙臺)產業園、國際招商產業園等政策疊加效應,聚焦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細胞與基因治療、特色原料藥、特醫食品等領域,打造全球領先的ADC藥物CDMO服務基地,國內前沿的高端醫療器械集聚發展區,特色原料藥、高端制劑一體化示范區,特醫食品產業化先行區。

重點任務:①支持邁百瑞三期建立符合歐美和中國GMP標準的生產基地建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塑造大分子藥物“上市持有人”生產服務絕對優勢。②打造業達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孵化中心公共服務主平臺,建立“政產學研金介”協同創新模式,建設國家級、專業化科技企業孵化器。③形成自貿區生物醫藥政策“煙臺方案”,在干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加快創新藥品審批上市、開展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等方面實現突破。開展中日韓“藥械通”方面的政策研究。④探索“保稅+生物醫藥”新模式,爭創藥品進口口岸,建立便捷穩定的國際供應鏈,加速區內生物醫藥企業國際化進程。⑤推動煙臺開發區國際生物藥谷與蓬萊生物醫藥產業園、蓬萊化工園區互補聯動,加快提升蓬萊片區制藥項目承載能力,建設特色原料藥與高端制劑一體化生產基地。⑥建設海洋生物科技產業園,依托魯東大學特醫食品研究院、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特醫食品研發平臺,打造海洋功能食品、特醫食品產業化基地。⑦建設醫療器械與診斷試劑研發平臺,瞄準生物醫學材料、體外診斷儀器及試劑等領域,建設集高層次人才交流、聯合攻關、產學研合作、技術成果轉移、中試轉化、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端醫療器械垂直生態體系。

主要目標:核心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力爭到2023年,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器械制造等高端制造業比重達到80%,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

(三)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

產業定位:依托煙臺毓璜頂醫院,聯動煙臺山醫院、煙臺中醫院及區市醫療資源打造區域醫療中心,聚焦干細胞與精準醫療、醫療健康大數據領域,打造精準醫療先行區、醫療健康大數據發展區;依托芝罘區臥龍工業園區,聚焦醫藥流通、高端涉氧器械領域,打造現代醫藥物流中心,打造國內一流的涉氧器械制造與服務基地。

重點任務:①發展精準醫療生物醫藥產業,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診療體系和以“生物醫藥企業”為中心的招商服務體系,建設研發外包服務平臺、精準醫療創新藥物研發平臺、精準醫療和個體化診療服務平臺。②支持毓璜頂醫院“中日再生醫療臨床試驗中心”建設,打造國內首家中日聯合共建的干細胞和再生醫療領域臨床試驗基地。③建設醫療大數據產業園、健康醫療大數據存儲中心等,促進醫療大數據產業要素聚集,形成符合醫療大數據產業生態發展規律的生態體系,推動病種數據庫建設。④建設現代化大型藥品和醫療器械流通企業,以“互聯網+”促進傳統醫藥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建立醫藥商貿規?;?、集約化、信息化流通網絡,培育拓展新的增值服務。

主要目標:集聚區規劃面積15.5平方公里,到2023年,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

(四)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

產業定位:依托萊陽化工產業園完備的基礎設施和便捷的區位優勢,加速國藥集團醫藥產業園、多維制藥產業園、中節能萬潤醫藥健康產業集群等龍頭企業重點項目落地,聚焦高端原料藥領域,重點突破發展高壁壘特色原料藥,打造高端原料藥生產基地。

重點任務:①打造關鍵中間體—高壁壘特色原料藥—高端仿制藥一體化的業務模式,瞄準市場相對稀缺、具有市場潛力的高壁壘特色原料藥,加強招大引強力度,形成龍頭帶動優勢。②發展高端原料藥CDMO/CMO,加強在創新藥物研發階段合作交流,提高臨床前或臨床階段藥品原料藥轉化承接能力,發展產品上市后核心原料藥供應能力。③建立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機構聯動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提升高端原料藥生產能力。

主要目標:核心區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到2023年,推出可用空間5000畝,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

同時,培育福山區醫藥包裝產業園、招遠市生物醫藥產業園等“X”個特色載體,聚焦重點、突出特色、互聯互補、錯位發展,促進生物醫藥細分領域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發展,孵化一批高水平特色產業園區。

三、建設任務

(一)實施專業化規劃布局。

1.加強產業布局規劃引領。緊跟國際、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方向,立足園區發展基礎,編制產業發展布局規劃,突出園區產業特色和優勢,按照創新藥物、高端原料藥、康復輔具與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醫療健康大數據、醫美產品、細胞與基因治療等細分領域進行專業化規劃設計,制定園區產業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

2.聚焦培育特色產業鏈條。精準編制產業招商地圖和產業鏈招商行動計劃,統籌充實專業化招商力量,聚焦園區特色主導產業招商。市級層面加強招商項目信息研判和篩選論證,確保市級招引項目分類精準入園。發揮龍頭企業“虹吸”效應,瞄準生物醫藥細分領域國內外TOP100,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的重大項目,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集聚群。

3.推動資源要素集聚。重點優化土地政策,增量用地指標實行“兩優先”,即:優先保障特色園區用地需求,優先支持重點項目落地。提高生物醫藥園區土地利用效率,鼓勵產業用地混合利用。各區市建立產業土地規劃推進機制,設立專門生物醫藥產業基金,通過資本引導更多的項目、技術、資金和人才等資源要素向特色園區加速集聚,持續完善產業生態。

(二)加強專業化環保管理。

1.強化源頭環境準入。堅持優化營商環境和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并舉,加大生物醫藥產業扶持力度。在規劃建設、園區招商、項目審批階段,優先發展工藝水平高、污染排放和環境風險低的高端醫藥產業,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等生產項目原則上進入專業化工園區。在項目環評方面,對納入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范圍的,簡化項目環評程序。

2.提升園區環境治理能力。明確園區環境管理的責任分工,落實規劃環評提出的優化調整建議和環保管理要求;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園區配套污水管網、固體廢物集中收集處置設施、環境監測、環境風險應急防控、環境信息化等方面的投入;提升特色園區環境管理能力,持續推動園區綠色、高質量發展。

3.落實園區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推動園區企業建立健全環境保護責任制度,自覺遵守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標準和管理要求。加強對廢氣、廢水和固廢的全過程管理,根據不同園區產業特色,明確環境管理重點,化學原料藥企業須加強對含有重金屬、高毒性、難降解、異味等污染物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的處置;中藥飲片加工及中成藥生產企業須規范動植物原料提取殘渣的分類處置;提取類制藥企業須加強動物臟器等提取殘留物的規范化處置;涉及生物安全風險的生物制藥企業等須加強風險的全過程防范。

(三)提供專業化生產廠房。

1.統籌開發多樣化廠房。適應生物醫藥領域產業化發展的新趨勢,推動各園區采取定制化開發和標準化開發相結合的模式,建設適應不同類型藥械等專業化研發和生產需求廠房,滿足大中小不同規模研發制造主體用房需求,推動建設一批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DMO)基地。

2.量身定制個性化廠房。堅持廠房與項目匹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結合藥品和醫療器械實驗室研究、小批量藥品試制、醫療器械和裝備樣機生產、中試生產到工業化生產等不同階段建筑層高和荷載等需求,為入駐企業提供廠房建設高端“定制”服務。

3.提供專業化物業支撐。加大存量物業盤活力度,一般采取先租后售的方式,在承租人產業績效、研發投入等指標達到設定條件后再轉讓。新建一批符合生物醫藥產業特色要求的高品質物業。提高中試廠房占比,滿足高端生物制品臨床前研究小試及中試生產需求;建設適度比例A級潔凈車間,滿足高標準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工藝和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要求。

4.優化廠房建設審批流程。深化落實“放管服”改革,對于列入重大項目的生物醫藥項目,支持主體工程或單體建筑盡快建成投入使用,其他驗收部門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在項目末期驗收時予以核驗。

(四)配套專業化基礎設施。

1.確保高標準電力保障。適應現代醫藥工業對高穩定性、高強度電力需求,配電單位面積指標從200va/m2調高至400va/m2。確有特殊需求的,可根據實際情況改擴建。建設跨區域的雙電路供電備份設施,滿足生物醫藥研發生產企業高強度、不間斷電力供應需求。

2.提供高品質供水供熱服務。提供集中供水供熱服務,確保輸出穩定和價格合理,保障各類生物醫藥產品在消毒、滅菌等生產環節需求。提供足量、達標的原水,確保生物醫藥企業的用水需求,并可以據此制備符合自身要求的高質量制藥用水。

3.打造高能級數字新基建。建設高穩定性5G和光纖等通訊設施和數據中心,滿足生物醫藥企業、醫療機構在生物信息和臨床診療數據采集、傳輸、運算及存儲等方面需求,為數字化實驗室、智能工廠、在線醫療等新業態提供高水平信息化基礎設施保障。

(五)完善專業化公共服務。

1.完善全流程技術服務平臺。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制造所需各類共性技術平臺,保障各類創新產品研發生產的全流程需求。重點建設高水平的實驗動物公共服務平臺、重要菌種及細胞株保藏與開發平臺、檢驗檢疫檢測設備開放共享平臺、醫療器械第三方檢測驗證平臺、規?;a連續反應模塊化技術平臺、生物制劑和化學藥CDMO車間等專用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覆蓋全產業鏈的特色技術服務。

2.建設全周期綜合服務平臺。搭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體系,保障各類企業的發展需求。重點建設藥品生產GMP管理咨詢平臺、二三類醫療器械審評咨詢平臺、試劑耗材采購平臺、生物制劑進出口監管平臺、生物醫藥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產業發展交流中心等,為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指導咨詢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區市—園區三級工作機制。市級層面,在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領導下,推進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重大項目建設??h級層面,聚焦重點項目,提供充分的資源要素支撐。園區層面,發揮運營主體作用,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二)抓好落地實施。各相關區市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研究出臺具體措施,保障重點項目落地用地需求,解決好產業承載空間的問題,促進土地空間資源有效轉化為產業績效和發展動能,做到規劃科學、計劃周密、安排合理、措施得當。

(三)推動聯動發展。建立“市級指導,區市聯動”的產業承接機制,舉辦市區間、各區市間聯合產業對接會,做好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服務工作,打造共享共贏的多元化項目承載模式,推動特色園區的錯位互補、聯動發展。

(四)強化督導考核。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長制”對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和載體建設予以統籌推進,加強規劃引導、政策集成和工作考核。鏈辦每年開展工作實施情況綜合評價,加強動態監測評估,及時總結創新實踐案例,持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

附件3

煙臺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為鼓勵創新,補齊短板,促進產業集聚,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政策。

一、支持范圍

支持領域。藥品領域,重點支持抗體藥物、抗體偶聯藥物、新型疫苗、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高端生物藥,創新化學藥及高端制劑,中藥創新藥及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等。醫療器械領域,重點支持高端影像設備、高端植介入器械及耗材、手術治療及生命支持設備、高端康復輔具、體外診斷儀器和試劑、生物醫學材料等。先進裝備及材料領域,重點支持生命科學領域精密科研儀器設備、制藥裝備和高端原輔材料、包裝材料等。其他領域,包括新型服務外包、數字化醫療(醫藥)產品和服務等。

支持對象。注冊登記地、實際經營地和財稅戶管地在本市的生物醫藥領域企業,經認定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科創型平臺、創新載體等機構在本市實施的與生物醫藥產業相關的項目。對技術含量高、應用前景好、示范帶動作用強,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產品、平臺和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二、支持研發創新和產業化

(一)支持研發創新。

1.支持創新藥研發。對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按照單品種臨床研發費用的40%予以扶持,一類新藥最高扶持3000萬元,二類新藥最高扶持1500萬元。完成Ⅰ期臨床試驗備案且啟動臨床試驗,一類新藥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扶持,二類新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扶持;完成Ⅱ期臨床試驗備案且啟動臨床試驗(含Ⅰ期、Ⅱ期合并臨床試驗),一類新藥給予最高不超過800萬元扶持,二類新藥給予最高不超過400萬元扶持;完成Ⅲ期臨床試驗備案且啟動臨床試驗(或Ⅱ期注冊性臨床研究),一類新藥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扶持,二類新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扶持。生物類似藥擇優參照二類新藥予以扶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2.支持創新醫療器械研發。對啟動臨床試驗的三類醫療器械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扶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3.支持開展臨床試驗。對本市已備案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為本市企業開展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研究,促進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的,按照單產品臨床試驗費用的10%予以臨床試驗機構支持,最高支持20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二)支持創新成果轉化。

1.鼓勵創新藥、仿制藥、三類醫療器械落地生產。對在本市落地生產、結算,并且持續生產時間不少于3年的,一類新藥給予單品種最高5000萬元資金扶持,二類新藥給予單品種最高3000萬元資金扶持,仿制藥給予單品種最高500萬元資金扶持,中藥經典名方復方制劑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扶持,三類醫療器械給予單品種最高500萬元資金扶持。對本市企業該品種已獲得臨床試驗扶持資金的,該項獎勵包括已發扶持資金。(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2.鼓勵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本市藥品現代物流企業作為區域總代理銷售已上市的一二類新藥,對合同銷售期限不少于3年的,單個品種給予200萬元資金扶持。對取得進口藥品國內總代理的本市藥品現代物流企業,單個品種給予400萬元資金扶持。(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三、支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一)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新建并經認定的創新藥物、特色原料藥、康復輔具與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醫美產品、細胞與基因治療等相關領域的合同研發機構(CRO)、合同外包生產機構(CMO)、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專業技術平臺,或者已建平臺新增設備的,按平臺設備購置總額的20%予以資助,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二)鼓勵公共服務平臺拓展業務。鼓勵本市合同研發機構(CRO)、合同外包生產機構(CMO)、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機構拓展研發和生產業務,對年度增值稅納稅營業收入首次突破3000萬元的機構,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三)鼓勵利用本市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業務。對支持領域的創新性產品委托經認定的本市合同生產機構(CMO)或合同研發生產機構(CDMO)(與受托方無投資關系)提供服務的,對委托和受托雙方各按該品種首次實際交易合同金額的10%給予資助,最高100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四、支持企業集聚發展

(一)對在本市范圍內新上或技術改造的、生產性設備投入500萬元(含)以上的生物醫藥產業單個項目,按照設備投資額的5%、最高1000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二)實繳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上且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研發型企業,按實際租金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500平方米的房租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50萬元,補貼期限5年;實繳注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且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按實際租金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房租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補貼期限5年。(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三)對于外商投資研發型企業,實繳注冊資金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按實際租金的100%給予最高不超過500平方米的房租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補貼期限5年;實繳注冊資金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按實際租金的10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房租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200萬元,補貼期限5年。(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四)對在本市生產的產品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生產企業,按照晉級補差原則分別給予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五)藥品或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將持有的藥品或醫療器械委托本市生產企業生產,且銷售稅收在本市結算的,自開始銷售起3年內,分別按該產品年銷售收入的3%、2%、1%給予獎勵,3年累計給予單一企業的獎勵總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六)對在本市注冊的藥品流通企業取得山東省藥品現代物流企業資質,提升冷鏈運輸保障能力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七)世界500強生物醫藥企業在本市落戶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的,給予10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五、支持建設專業化園區

(一)鼓勵專業園區建設。

1.優先解決項目建設用地。落實“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對進入規劃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符合用地條件的項目,優先通過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核定的增存掛鉤指標,統籌保障項目用地。(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各區市政府、管委)

2.對規劃園區建設投資的外資部分按照實際到賬外資金額的2%給予一次性獎勵,內資部分按照實際投資額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該政策與省、市、區其他政策不可重復享受。(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二)支持園區集聚發展。

1.引進工業企業年增值稅納稅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2000萬元且完成規上企業認定后,每新增認定一家企業給予園區1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

2.引進項目實際投資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且設備購置資金達到3000萬元以上,提供全額投資證明后,每新增一個項目認定給予園區10萬元一次性獎勵;項目實際投資額達到1億元以上且設備購置資金達到5000萬元以上,提供全額投資證明后,每新增認定一個項目給予園區2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3.經園區所在地財政部門認定后,園區年畝產稅收達到50萬元以上,給予園區3萬元/畝獎勵;園區年畝產稅收達到80萬元以上,給予園區8萬元/畝獎勵;園區年畝產稅收達到100萬元以上,給予園區10萬元/畝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各區市政府、管委)

4.新引進的制藥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相關手續辦理完畢后,給予園區10萬元一次性扶持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三)各區市招商入駐經認定的專業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創造的稅收市級留成部分全部返還相關區市。(責任單位: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工作辦公室,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相關區市政府、管委)

六、加速國際化進程

(一)支持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本市研發生產的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通過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EMA(歐洲藥品管理局)、CE(歐洲共同體)、PMDA(日本藥品醫療器械局)或WHO(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注冊,并在相關國外市場實現銷售的,經評選認定,給予不超過研發投入30%,最高1000萬元一次性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二)加強國際科技合作。鼓勵企業“走出去”,在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通過自建、并購、合作共建等多種方式設立海外研發機構、海外孵化器等,支持企業并購海外科技型企業和技術。(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七、強化醫保支持

(一)本市生產上市的創新藥,在納入國家談判藥品目錄或醫保目錄后,按規定納入本市“雙渠道”購藥管理范圍,既可以在醫院報銷,也可以在藥店報銷。(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二)加強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在商業保險公司開發商業醫療保險產品時,積極向商業保險公司推薦將在本市生產上市的創新藥納入商業保險報銷范圍。(責任單位:煙臺銀保監分局、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八、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一)建設生物醫藥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對承建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的機構,采取股權投資500萬元的方式予以支持。(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二)支持開展生物醫藥產業專利導航工程。分階段給予每個項目不超過50萬元補助,獲評國家級示范項目的獎勵20萬。對生物醫藥重點企業開展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分階段給予每個項目不超過15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三)加強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建立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應對機制和維權援助聯絡機制,為本市在海外遭遇知識產權糾紛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專業服務。發布企業海外維權指南,為生物醫藥產業在有關國家和地區申請注冊知識產權、參加國際性展會、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等提供專業指引。(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九、加快人才集聚

(一)認真貫徹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加快人才集聚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全面落實科研創新、創業扶持、生活補貼、購房補貼等一攬子政策。(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二)對在本市企業工作且在煙繳納個人所得稅的D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連續三年其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市、區留成部分,由市、區政府全額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

十、其他方面

(一)鼓勵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產業化。新獲批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首次在本市生產、結算后,三年內按該品種年銷售收入的5%予以獎勵,單個企業每年獎勵總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

(二)經認定,可填補生物醫藥產業鏈空白、經濟和社會效益特別突出的生物醫藥項目落戶本市,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予以重點支持。對于引進治療重大疾病原創性新藥產業化落地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最高1億元的扶持。對特別重大的關鍵核心科創型、服務性平臺項目建設或運營,具體支持金額可“一事一議”確定。(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上述各項扶持資金,由市、區兩級按照稅收分享比例承擔,分別列入本級預算。有關政策與本市已出臺的其他扶持政策存在重疊的部分,按照“從優、就高、不重復”的原則予以支持。責任部門列第一位的為牽頭部門,負責制定該項工作的具體實施細則和操作辦法,報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制”工作辦公室備案。

少妇AV